在监管从严的大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贷平台将透明化信息披露视为合规整改中的关键举措之一。
近期,铜板街和麻袋理财这两家平台作为第19批试点平台,正式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登记披露平台(信披系统)。至此,互金协会信披系统扩至99家。
其实,除了互金协会信披系统外,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也为互金平台开辟了供公众核验运营数据的公开渠道。只是,目前接入该系统的平台数量仍较为有限。据网贷舆情统计,暂时仅有6家平台参加国家互金专委会运营数据公众核验。其中,宜贷网、真融宝和洋钱罐3家平台的投资数据已可查验;恒易融、开鑫贷、翼龙贷等三家企业的数据正在与国家互联网金融监测平台进行对接,暂无法查询。
对比这两个公开渠道,网贷舆情发现,暂时仅有宜贷网在两个渠道的运营数据都公开可查。这足以说明宜贷网对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然而,宜贷网在两个公开渠道披露的数据却有一些出入。
在互金协会信披系统上,宜贷网的交易总笔数达到6117921笔。根据官方报道,互金协会信披系统与互金协会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相配套,按照相关监管文件,此交易笔数应该指:自平台上线时间起,平台实际撮合成功的所有借款项目总笔数。也就是说,按照此信披数据,宜贷网自2014年上线以来,撮合成功的所有借款项目应为6117921笔。
而在互金专委会开发的理财安全助手app上,宜贷网公布的交易笔数却为9139684笔,且根据理财安全助手app附带的数据说明,该运营数据是自2017年4月1日开始计算的。仅不足半年的交易笔数,却比平台上线三年多的累计交易笔数还高出302万,此矛盾及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
针对此问题,网贷舆情及时联系了宜贷网官方客服。据客服解释,此差异是由于不同平台计算口径不同产生的。在理财安全助手APP上,累计交易额被定义为“投资总额+还款本息”,而平台公布的仅统计了“投资总额”;不仅如此,理财安全助手APP的累计交易总笔数被定义为“投资总笔数+还款总笔数”,而在平台计算维度中,投资总笔数及交易总笔数是分开进行的。
得到宜贷网的官方解释后,网贷舆情又继续查阅了宜贷网官方披露的运营报告,然而,运营报告中的数据与互金协会信披系统的数据也存在不统一之处。
根据宜贷网8月运营报告,截至2017年8月31日,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达到6890893.16万元,累计交易次数达16186700次。
而在互金协会信披系统中,截至8月31日,宜贷网的交易总额却为6694427万元,较官方运营报告少19.6亿元;交易总笔数相差更多,信披系统披露的交易笔数仅是官方运营报告披露数据的37.8%。
就此问题,网贷舆情又联系了宜贷网客服。然而,对此数据差异,宜贷网仅表示,是计算标准不统一所致,对双方具体的计算方式差异,宜贷网并未作出过多解释。
其实,除了宜贷网之外,其他网贷平台也存在官网披露数据与互金协会信披系统数据不统一的现象。早在9月7日,网贷之家就披露出宜信惠民、人人贷、积木盒子、团贷网、鑫合汇、有利网、你我贷、民贷天下、博金贷等多家平台均出现了信披数据不统一现象。
在监管不断收紧的背景下,网贷平台加强自律,积极公开运营、财务等多维度数据,值得肯定。但信披标准的不统一,却导致同一个平台在不同渠道公开的数据相互矛盾。这样的信披结果,不是监管初衷。
上个月,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此权威文件的发布,或将终结行业信披标准不统一的乱象。随着监管的日益明朗,网贷平台的信披也终将走向规范化之路。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