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君:移动互联网带来消费金融新机遇
文/ 特约记者 高桑仓
厚本金融,全称“上海厚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12月在上海成立。公司主要为网络投资人群和借贷人群提供网络在线投资和借贷信息撮合服务,曾获得VC红杉资本投资。
厚本金融联合创始人欧阳君曾任职于平安集团、阳光集团等大型金融企业的寿险、银行和小额消费信贷部门。加入厚本平台后,他主要分管业务线条,从零起步,一块一块搭建起了厚本金融目前的整体服务框架。
欧阳君认为,在新金融领域创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挑战,也是对自己过往职业的新突破。
根据平台披露信息,2017年7月,厚本金融累计注册用户197万人。截止到2017年7月,厚本金融累计撮合交易金额60.49亿,平台借贷余额43.44亿元。在业内已经属于中等规模平台。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百万级的客户其实并不大。我们前期互联网推广较小,公司创业阶段,主要是针对资产端做线下推广,没有去烧钱引流。 ”欧阳君解释,“一方面是我们团队的整体打法比较保守,没有特别好的方向,不会白白烧钱,另外公司初始阶段,也主要想积累更多数据,锻炼提高风控能力,跑顺商业模型。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今年和明年我们会开始向互联网发力。”
欧阳君回忆道,创始团队在公司起步时,就注重资产端的开发,资产获取能力也是厚本的第一核心竞争力。目前厚本已在全国98个城市开设了117家网点和服务机构。
截至2017年7月,厚本累计借款笔交易笔数19771笔,融资人数19738人。
在借款额度中,五万元以下的占比达到51.42%,5万到10万的借款金额在37.72%,十万元以上的金额占10.86%。借款业务中,信用贷金额占比72.68%,车辆抵押贷款占比15.31%,其他还有部分信用卡贷款产品。平台平均借款期限超过18个月,其中大部分是12个月(45.52%)和36个月(37.03%)。
欧阳君介绍,公司主要服务的客群对象在三、四线城市。“在一二线市场中,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一个场景,放到三四线市场,可能会突然发展非常快。特别是这种地区的90后、00后,他们的思维会非常超前。我们未来的大方向是往三四线城市去。预计进入到5G时代,移动互联网迭代升级,会刺激消费金融的新变化,新机会。”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厚本金融逐渐积累起了从三四线城市高效获客的方法。
“刚开始做业务的时候,我们找到一些金融机构合作。他们说‘我只认识你们人,但你们公司的业务数据没有,我也没办法相信你们。’这一点让我们意识到公司的发展方向。在那之后,我们沿用了一些传统金融机构的方法,同时再进行不断技术升级,注意在业务里面沉淀下数据,实现更加全面地刻画客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我们把积累的数据展现给机构合作伙伴,获得了认可。”
厚本金融业务目前拓展出三大渠道——包括呼叫中心、地推和网络。公司目前拥有一支350人的技术团队;另有40人团队专门负责大数据模块建设,20人团队负责风控政策。
在风控数据的部分,厚本采用的信息来源包括客户的银行流水、淘宝京东购物行为数据、客户的电信数据等维度。
“早期的时候,这套体系由于数据有限,积累时间有限,和欧美市场上拥有的成熟模型相比,还不够复杂,但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实际业务中,我们还会辅助一些人工手段,真正判断和审批的过程是由机器和人共同完成的。”欧阳君介绍,厚本采用的自动审批系统能做到40%不需要人工干预判断,剩下的60%借助人工的手段补充,比如电话核查,或一些额外的人工服务等。
随着消费金融外围服务生态的发展,行业技术和数据本身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轻易可获得,短期内一大批公司都有了提供互联网化信贷服务的能力。
在厚本看来,真正能跑赢市场的,并不是这些可以从外部获得的公开工具。只有贴近消费者,根据市场变化,对企业的经营策略进行调整,才能够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
“最核心的东西不是用了哪种技术,而是如何满足有需求的群体,其实很多群体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在互联网上,为了概念好听,一味地互联网化,也许并不能真正服务到他们。”欧阳君认为,不管是银行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业务本身都是服务客户,管理风险。技术和数据都是为了服务客户、管理风险。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2017年7月,已有325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占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15.37%。
厚本目前已经上线了厦门银行资金存管。欧阳君认为,监管倡导的银行存管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在今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动作下,行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健康。市场环境不再是曾经的粗放型发展,渐渐地树立了规范和标准。银行存管在其中又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现在监管对平台规范性要求越来越高,客户所有钱都是进入银行托管账户。这样用户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不一样。行业更规范,这个变化是我们所高兴看到的。”欧阳君说,“当然银行合作的平稳上线,对我们公司来说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在系统对接前做了一些应急预案,也做了提前公告。系统对接后,双方的跑批、对账业务,也需要磨合。整个存管上线的过程中,客户可能会有一些服务体验上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是挑战。”
对于平台未来的发展,欧阳君希望能继续练好“内功”,打造一个更敏捷的总部,每次和客户接触,都能更加高效,快速响应。在数据科技方面,通过提高厚本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审批效率,“在客户急需用钱的时候,我们能最快的伸出援手。”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