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结算、在线支付、自动到帐、自动上货、网购批发 专注服务中小企业 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服务热线:400-6966-014 咨询
网站首页软件购买软件动态软件下载常见问题全网推广合作商招贤纳士关于我们媒体报道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点击
联系我们
  • 网址:www.we0546.com
  • 邮箱:414787450@qq.com
  • 电话:4006966014
  •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首页新闻中心  
     
    董明珠:我可以不要互联网 但它离不开我
    来源:转载 点击数:727次 更新时间:2017/7/20 13:49:24

      新华社深圳7月19日电 题:格力董明珠谈“中国制造”: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得到遏制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蔡国兆、周科

      如何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如何打造更为优化的营商环境?如何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日前,“新华视点”记者独家专访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谈现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得到遏制

      记者:你如何看待和评价当前中国制造业现状?

      董明珠:中国制造业历经风雨,正在迈入新阶段。

      格力电器有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一是1995年学会了真正的营销;二是2005年开启技术突破大幕,公司开始研发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压缩机、电机。尤其是2012年,我们技术人员思维发生变化,设计理念发生变化,生产出更多好产品。目前还培养了一支近万人的研发队伍。

      格力是时代的缩影。“中国制造”从模仿到创造,从形式学习到本质创新,正在发生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变化。2016年,格力电器实现净利润154.21亿元,同比增23.0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40.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06%。这些都是技术突破带来的红利。除了格力外,中国还有许多优秀企业都在创新,在引领市场。

      从近几年的发展曲线看,中国经济在慢慢变好。我印象中,今年中国民间投资转暖,吸收外资的规模和结构都很稳定并在向好。可能,“冬天”在过去,而且我们在“冬天”也没有歇着,积累了很多能量。

      记者:你认为中国制造业有哪些向好的趋势和苗头?

      董明珠:“中国制造”首先在品质控制上取得了巨大突破。有段时间“中国制造”在世界上印象不佳,是一些不良企业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的,甚至样品跟成品不一致,影响了形象。现在市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已经得到了遏制,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已经开始渗透到企业的骨髓里。这是第一个好的现象。

      第二个好的现象是从跟随走向引领。我们做制造业的,这些年感受最深的是,做跟随型企业是没有市场话语权的,只能拼成本拼价格,而现在我们开始培育一个市场,引领一个市场。格力的研发方向是要开发出节约资源、降低环境影响、实实在在提高消费者生活品质的技术。从整个国家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我记得有个调查,10年前消费者最认可的中国制造产品是玩具、打火机、衣服等小商品,现在是家电、手机、航空航天设备和高铁等。这说明什么,“中国制造”在不断进步,不断高端化。这种变化是日积月累的,却又是颠覆性的。 

      谈面临问题:人才、企业诚信和技术是关键

      记者:你认为“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董明珠:首先,我觉得是人才培养。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技术创新非常重要,而要想掌握核心技术,最关键的是人才。人才培养,不是单纯的多付薪酬,更需要营造一个人才成长的环境。

      第二个是企业家的诚信和责任。过去我们是出口大国,但不是出口强国,为什么?是因为大多数企业贴牌生产,逐利而行。什么叫企业家?不是你拥有一个企业就是企业家,真正的企业家是有情怀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是能为社会发展带来正能量的。

      有一段时间,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得不到及时的回报,一些企业便“脱实向虚”,有的脱离主业搞房地产,有的为了故事、为了规模而并购。当然,我不是说并购不好,但是很多并购并没有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应该思考“中国制造”将会给社会、国家带来什么改变。过去讲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企业家应该让更多人富起来,这是企业家的方向,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这是企业家的责任。

      另外就是技术问题。以前中国没有电饭煲的时候,我曾经去国外买过,因为它煮出来的米饭真的好吃,这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缺什么,所以我们下力气自己开发电饭煲。对于国外先进技术,我并不反对购买,但是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要愿意用一种挑战和冒险的精神去做一件事。

      谈创新:不应该为了政府补贴创新而去创新

      记者:创新是近年来“中国制造”提到最多的词之一,你如何看待创新?

      董明珠:我认为企业真正的创新要以消费者为导向,产品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标准来设计制造。

      我们不应该为了政府补贴创新而去创新,而是要根据市场、用户、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做创新。比如说空调,以前一开有冷风就行,但现在不行了,要让用户舒适,这是第一点。第二要节能,用空调最好一分钱不花。所以我们研发的光伏空调卖到了全世界。你拥有独有的技术,别人没有,这就是你的创新。所以创新不是跟随,而是突破,是对自我的挑战。

      记者:你怎么理解“互联网+”?你曾说过“马云(微博)离开我活不了,我离开了马云照样活”,为什么这么说? 

      董明珠: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格力在坚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积极拥抱互联网。我们制造的大数据、管理行政系统大数据、技术研发大数据都是依靠互联网实现的。但互联网只是一种工具,它离开我不行,我离开它,无非是辛苦一些了。如果没有产品做支撑,一切都会归零。

      现在市场上共享很热,我认为共享只是一种营销模式,不能取代产品,取代制造。

      谈未来:智造和融合是两个重要方向

      记者:你觉得“中国制造”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董明珠:“中国制造”有一个重要方向——智造,什么供应链协同、柔性化生产,都包括在里面,这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

      你们都知道我投资了银隆,我为什么坚持做这个事?因为银隆不仅是电动车,还是一个移动智能终端,是未来智能家居的集成端口,是一个风口。“中国制造”还有一个方向,就是融合。未来的制造应该实现营销、研发、供应链、生产等流程全价值链的打通和融合。这种融合很多是跨界的。对于格力来说,银隆的储能技术能帮企业打开另外一扇门。格力搞光伏技术,是想给消费者提供绿色、节省的家电。银隆的储能、节能技术优势和格力的未来发展存在可以预见的紧密相关性。

      记者:那么这个进程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董明珠:我想,“中国制造”的进步是需要有一些精神的。我们现在有些企业缺乏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甚至个别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用技术造假、专利侵权等手段欺骗消费者,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也使行业形象和发展前景受损。“中国制造”可能什么都不缺,就缺“工匠精神”,只要一点一滴地把每一个细节、环节做好,累积起来就是大的飞跃。

      还有一个是出发点和情怀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看到好的东西都想去做,但每个行业都有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为了赚钱去做某一项目,死掉的几率就会很大,因为太功利;可是抱着改变世界的出发点去做这个项目,就会有持久的动力,就可能会成功。中国只要人人愿意去创造,愿意把国家放在第一,我们的国家就会强大。 

      挑战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转型也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够完成的。为了梦想去改变这个世界,你就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中国还需要更多能工巧匠,为消费者创造更满意的产品。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澎湃新闻与微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下一篇:银联将对非银支付成员评级管理 V类支付成员将被清退
     

      友情链接
    腾讯企业QQ招商银行金山360工商银行支付宝财付通
    快递查询东营招聘网绿色软件下载软件盒子天空下载西西软件园太平洋电脑网天极下载多多软件站
    好特下载飞翔下载泡泡网下载ECSHOP非凡软件站ZOL分流下硅谷动力豆豆网it168下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 - 2010 Powered By Zhirui Ver 3.6.5 鲁ICP备13019314号
    邮件:414787450@qq.com 电话:4006966014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法律顾问:山东众成仁和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