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这是你孩子的照片,你看看……”在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自曝也曾收到精准诈骗的短信,一脸无奈。
第三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徐玉玉案、清华大学教师被骗案后在武汉启幕,南都记者发现,如何预防电信诈骗成为宣传周上的热点话题。“提高消费者网络安全意识”、“教你x招防电信诈骗”、“防骗秘笈”等,在安全周各场论坛、博览会、宣传资料中随处可见。
采访中,多位公安系统人士、网络安全界专家向南都指出:与电信诈骗相关的“黑色产业链”已进入专业化、大数据时代,最新行情是,不法分子通过各渠道获取到用户各类信息后,甚至会花10万元请心理专家写脚本来“设局”,光靠给用户“支招”很难防这种升级版的“精准诈骗”。
伪基站信息今年少了三四成
通过对与电信诈骗相关的网络“黑色产业链”的监测,百度在网络安全宣传周博览会上,展出了全国实施网络攻击和诈骗行为的监测数据图。数据显示,网络“黑色产业链”每天通过伪基站、风险WiFi等方法,对用户和相关网站发起的攻击超300万次。
“通过对伪基站的监测发现,最近一年来,通过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钓鱼链接进行电信诈骗的活动明显减少。”百度安全工程师张晓华告诉南都,今年实时监测到的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钓鱼链接数量,比去年减少了30%—40%。
与此同时,通过网络各渠道获取个人详细身份信息、近期消费和行为情况,再通过电话实施精准诈骗的行为则迅速增长。张晓华说,监测情况显示,今年以来,这种“升级版”的精准诈骗,数量增多3成左右。
同伪基站伪装成“10086”等发送诈骗短信等方式相比,精准诈骗更为“可怕”:比如近期清华大学教师案、徐玉玉案等,都是精准诈骗。
请专业人士写诈骗脚本
南都记者了解到,精准诈骗中,不法分子不仅掌握了个人详细身份信息,还会进一步掌握近期的消费或行为,然后“量身订制”骗局。
国内一家知名电商信息安全负责人告诉南都,在特定场景中的“精准诈骗”,连网络安全领域专业人士也难免“中招”。“业界一位从事网络安全的朋友,在短短一天之内,接到4通电话的‘精准诈骗’,其中一次疏忽上当被骗走200元,一度成为我们圈子里的笑话。”该负责人说,最新情况是电信诈骗中,有不法分子甚至请心理学专业人士来写诈骗脚本,一个脚本价值10万元,让人“防不胜防”。
曾在公安系统负责电信诈骗案件侦查的郑良西告诉南都,围绕电信诈骗,发展出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已非常庞大。在产业链中,有专门分工:有人通过各种途径批量盗取用户信息,有人负责“撞库”、将账号密码在相关网站进行登录测试,有人专门设计诈骗脚本……整个产业链不仅分工专业化、规模产业化,还用上了大数据等高科技。
光靠给用户“支招”难防
对于政府、企事业单位网站和系统的信息泄露情况,张晓华向南都坦言,今年上半年百度统计发现,通过“企业端”泄露的个人信息数据已超过10.6亿条,“实际情况要远超这个数字,这给精准诈骗提供了太多信息和操作空间。”
张晓华介绍,百度对国内网站、A PP的抽样调查发现,其中27%的网站和A PP都存在安全漏洞。
在张晓华看来,防范升级版“精准诈骗”,光靠给用户“支招”已很难防住,关键还是要增强“企业端”对安全的重视和投入,提升政府、企事业单位网站端的安全系数。从当前形势来看,“安全才是最基础的用户体验”。
曾参加G20杭州峰会网络安保的范渊认为,如果相关单位、网络平台未履行好保护用户信息义务,造成信息泄露的,应面临相关惩罚。据介绍,目前,中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操作细则等都“箭在弦上”,“相信在各环节明确责任、完善法律法规后,将为个人数据信息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范渊说。
南都记者 程姝雯 发自武汉
假警察唬住女大学生
据介绍,9月3日上午,女大学生小宁(化名)在家中座机接到电话。对方自称顺丰智能客服,称小宁有快递未收,要其按9查询。小宁按9后,电话转入人工接听。对方报出她的名字,并称其有个从上海寄往香港的快递被香港海关拦截,里面有伪造身份证,香港海关可能因此起诉小宁。小宁刚好年初去过上海,以为身份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并没有怀疑“客服”的话。“客服”建议她去上海市普陀区公安局报备,并帮她转接到上海普陀区公安局。
电话转接成功后,对方自称普陀区刑侦队徐强警官,自报电话号码,并让小宁给114打电话,确认其号码确实是警方号码。随后,“徐警官”要求小宁要么亲自去上海市公安局做笔录,要么做电话笔录。
根据小宁描述,对方做电话“笔录”时,旁边还有工作背景声:“报告总部报告总部,麻烦查询深圳一群众×××的身份证信息……该群众身份证信息疑泄露,被他人伪造证件。”
几分钟后,背景声突然说小宁就是犯罪嫌疑人,涉嫌8月23日在上海普陀区招商银行开户,并和最近一起拐卖儿童案件的头号罪犯王进勾结,赃款打入小宁户头下,现正式对小宁实施逮捕令和财产冻结。
此后“徐警官”也立即换成一副审问犯人口吻。被吓到的小宁表示配合办案。“徐警官”称,犯罪团伙部分成员是深圳人,在当地有保护伞,因此除了“徐警官”的电话,别人的电话小宁都不能接。
在连番恐吓之下,小宁的心理防线完全被攻破,对“徐警官”言听计从。
对方的套路也还没结束,“审问”到一半,电话那头传来另一个人“杨队长”的声音,问“徐警官”怎么还没处理完案件,并厉声喝道让把电话转到他办公室,他要亲自审问。
“杨队长”随后对小宁进行了更为严厉的“讯问”,并称要冻结她的银行卡进行查处,并怀疑她把赃款转移,让她把家里所有的存折、银行卡、面额超过100元的现金找出来向他报备,他下午会派人来家里搜查。
小宁于是一一报备家中银行卡信息以及余额情况,甚至“杨队长”还教她如何向家长套取银行卡密码。小宁也照做,得到了爸爸银行卡的密码。
真警察到处寻找事主
就在这一诈骗发生过程中,深圳市反诈中心根据紧急情报线索反映:一名女大学生极有可能正在被诈骗分子利用网上假通缉令冒充公检法人员实施诈骗,必须立即找到事主并进行有效劝阻;市反诈中心马上将这一重要线索反馈给龙岗分局刑警大队。
接到指令后,龙岗分局刑警大队立即对该条线索进行分析研判,迅速查找出事主小宁的暂住地址和联系电话。一方面指令罗岗派出所民警到暂住地址去寻找事主,另一方面还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的方式对事主进行提醒。但是,事主的手机一直处于通话中,派出所民警也反馈登记的住址没有找到事主,劝阻工作缓步不前。
在这紧急关头,市反诈中心立即对事主手机采取强制呼死措施,过了大约10分钟,民警终于打通了事主的手机。在电话里,民警首先表明了身份,然后告诉事主前因后果,最后告诫事主不要相信骗子的话,千万不要到银行转账。由于事主之前已经受到诈骗分子的迷惑和恐吓,导致情绪紧张和迷茫,一时间不知应该相信谁,对民警的身份也心存疑惑,不愿意将实际情况反馈给民警;民警只能联系事主家属,试图通过家属来劝阻,但是事主的家属也是同样的情况,不相信民警,不配合寻找事主。
面对此情形,市反诈中心利用诈骗电话精准反制体系,联合中国联通公司10010给事主发送提醒短信,短信内容为:“公安部联合中国联通提醒您:您接听的电话001302152808199已被多人举报为诈骗电话,犯罪分子以仿冒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形式进行诈骗,请注意财产安全”。
直到联通公司发来短信,小宁察觉并挂断骗子的电话。此时,对方已经要求她去银行开户将所有资金存入新账户,准备将所有款项洗劫一空。
案例
女大学生遇骗真假警察斗法
深圳警方及时制止一起正在进行中的电信诈骗案
9月3日,一名女大学生遭遇电信诈骗。在骗子行骗过程中,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有关情报,经过一系列快速有效的努力,终于成功阻止了该名大学生遭骗。
南都记者 李亚坤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