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联系我们 |  
              | 
                  网址:www.we0546.com邮箱:414787450@qq.com电话:4006966014地址: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西二路471号北海嘉园C座305号
               |  
 |  | 
        
          |  |  |  |  
          |  | | “App偷窥隐私”回访:App不再申请敏感权限 |  | 来源:转载 点击数:1825次 更新时间:2019/12/31 16:56:56 |  | 
	 “App偷窥隐私”的调查报道。 
	  新京报记者 罗亦丹
 
	  “App偷窥隐私”回访
 
	  App不再申请敏感权限
 
	  事件回放6
 
	  在8月20日的特刊《App偷窥现形》中,新京报记者针对App隐私保护状况做了调查,发现许多App存在权限“越界”行为,在联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测试的109款App中,嘀嗒出行、百合婚恋、和包支付、瑞钱包、e代驾、飞嘀打车、中国工商银行、悟空理财、平安好医生、开心消消乐10个App申请了全部6项敏感权限,申请的敏感权限最多。
 
	  【回访】
 
	  报道发布后至今,上述App在隐私保护合规性上有了很大进步,其所申请的敏感权限大大减少,如记者12月26日下载百合婚恋与中国工商银行App发现,其首次安装打开后只申请了基本的储存权限与设备ID,并无申请其他敏感权限。
 
	  此外,2019年下半年,各部委密集发布针对App整治的通报,公安部、工信部、消费者协会、App专项治理工作组等均发布了各自针对App的测试情况以及整改通知。如12月1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一批)通报》,41款App因存在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被要求限期整改。
 
	  在社会各界力量的推动下,App隐私保护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App专项治理工作组成员何延哲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19年最显著的变化是App强制索取通讯录和地理位置权限的现象有所改善,过去不少App都有强制索取通讯录权限的情况,例如主打社交、金融借贷类的App。但现在几乎找不到主流App有强制索取通讯录权限的。
 
	  而关于隐私保护的立法也有望在明年落地。12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主任岳仲明介绍,2020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将于明年制定。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本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警惕网络性侵未成年人“暗流涌动” 下一篇:2020庚子鼠年放假通知 | 
 |  |  
 |